当前,越来越多青年成为非遗传承的主力军,推动非遗从“小众”逐渐走向“大众”,为非遗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。 今年3月,常熟首个古宅院落文创复合体验中心——虞鲤文创复合空间正式启用,“90后”小院主理人邵凯以实际行动诠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,以创新思维探索非遗传承的多元路径,实现了非遗传承和青年力量的“双向奔赴”。 邵凯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常熟小伙儿。受祖辈影响,他从小就对江南古建筑具有独特的感情和浓厚的兴趣。大学期间,邵凯学的是建筑专业。毕业后,他便长期从事古建筑研究。如今,他是常熟的古建模型达人,也是一名文创工作者。“中国古建筑最具代表性的技艺就是榫卯工艺,在制作古建筑微缩模型过程中,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用好‘非遗+文创’方式,融入年轻人喜欢的元素,让非遗焕发出新的生机?!鄙劭?。前期,他们编制了非遗榫卯课程,并研发了相关教具。这种寓教于乐的体验课程推出后,在不同年龄群体中都收获了很好的反响。 从2023年设计首套8款常熟城市系列的流沙冰箱贴,到今年依托常熟状元文化和本土美食,迎合高考季推出的定胜糕、状元青团、状元粽、状元酒等系列状元产品,邵凯参与开发的文创产品受到了越来越多市民、游客的喜爱,也引得众多文创爱好者收藏。 目前,邵凯主理的小院主营咖啡茶饮、文创产品、非遗手作等,九种文化业态串起多元场景,用文化共鸣打造了多款爆款产品。“依托小院平台,我们还计划打造一个融合餐饮和青年艺术家作品展陈等功能、复合型业态的青年社交群体空间,不断扩大常熟及周边城市青年群体的‘社交圈’,也让更多非遗手作人、艺术家等有技艺的能人加入进来,共同打磨常熟本土非遗课程,更好地推广常熟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,让更多年轻人爱上这座城市?!鄙劭?。 “碧溪之路”所蕴含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碧溪人勇于探索、敢为人先。在这片热土上,有一名热爱生活、心灵手巧的女子,她用自己的智慧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,让碧溪土布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,她就是Coco私人定制手作的创立者——钱卫丹。 土布又叫老粗布,是几千年来中国劳动人民世代沿用的一种手工织布。2014年,碧溪土布入选常熟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谈起自己与土布的“初遇”,钱卫丹用“一见钟情”来形容?!?0多年前,母亲在整理家里的老物件时翻出了老土布,觉得没什么用,就想把它收到柜子角落里。我看到那匹即将被母亲‘尘封’的土布花色细致、颜色秀气,散发着独特的魅力,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。这么好的东西,不能‘受冷落’,我要让土布重焕活力?!鼻赖せ匾渌怠?/font> 就是家里的那一匹土布,开启了钱卫丹与碧溪土布的深厚情缘。随着对土布了解的不断深入,钱卫丹发现,原来土布不仅仅是一种布料,也是一种传统文化。起初,钱卫丹只是通过购买土布、用心收藏的方式表达她对碧溪土布的钟爱,后来她发现,在家里把土布“照顾”得再好,也是缺乏生命力和延续性的。 “必须让土布融入日常生活,让更多人喜爱它?!鼻赖ぐ底韵露ň鲂摹K绞毕不吨谱魇止ひ掌?,缝纫、刺绣、粘花等样样精通。于是,她尝试利用土布制作各式各样的生活日用品,土布口金包、土布单肩包、土布纸巾盒……一件件实用的物件与碧溪土布开始完美融合,老土布焕发出新的生机。 不过,钱卫丹并不满足于此,她又开启了碧溪土布与常熟另一项省级非遗——“常熟花边”的融合创新之路。她以非物质文化资源为依托,将老土布与“常熟花边”制作技艺结合起来,做成手工靠垫、挂饰、包包等。为了做出令客户满意的手工制品,她会琢磨好久、打图参考,比对花色材料与需要做出的样式,保证做出来的每一件手工制品都是独一无二的。在钱卫丹看来,对土布的传承不是孤立的,只有在融合中才能让它迸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、绽放出更绚烂的光芒,才能真正赋能非遗的活态传承。 近年来,常熟非遗传承逐步走向年轻化,全市通过在青年夜校开设非遗课程、开启校地联动模式、聘任非遗“思路行”主理人等具体举措,不仅有效地?;ず痛辛朔俏镏饰幕挪?,还为年轻人提供了学习和创造的平台,让更多年轻人通过“学习+思考+实践+研究”的方式,在体验中感受非遗的魅力,从而推动非遗传承的年轻化进程,促使非遗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。 |